资讯中心
▪安全还是保守:险资系PE们的DNA?首页 > 行业新闻

安全还是保守:险资系PE们的DNA?

2012-12-04 09:10:2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下旬,上海家化(600315.SH)董事长葛文耀在微博上公开炮轰,声称自己面对“平安的无理和压力”,上海家化与平安信托的矛盾浮出水面。

据本报记者调查,这桩看似美满的姻缘仅仅持续一年即告触礁,起因是平安信托否决了葛文耀希望收购或参股某手表企业的计划,激化于平安信托计划出售上海家化母公司家化集团的资产,背后是双方的文化不一样。

据记者了解,平安信托与其投资企业的纠纷,并不仅仅限于上海家化。

此外,它至少与两家被投资企业之间分歧颇深:一家企业痛陈平安信托的决策流程过于繁复,因而实质上干涉到企业的正常运转;另一家企业则因为平安否决了其扩张计划,而基本上与平安信托分道扬镳。

这些指责背后,可以折射出平安信托背后的文化:安全第一。

一位前平安信托员工指出,平安信托, 是平安集团混业经营的产物,它名义上由银监会监管,但实际上它还是保险公司的“DNA”:极其保守,安全第一,并因为近乎苛刻的“安全措施”,而难以做好需要承担高风险、迅速变化的PE、VC业务。

目前,一些保险机构或在接洽一些PE、VC基金,将来会成为LP;一些保险机构则开始招兵买马打算自己直接做GP。

其他险资系PE是否也有平安信托同样的特点?这是否是他们与其他PE的特质区别所在?

过分繁琐的决策流程?

“心平气和地说,平安作为股东,很愿意做投后服务,这点要肯定。他们很愿意给企业帮忙,是不是帮得上另说。但他们的后台部门、法律部门,非常官僚非常可恨。”

徐向东(化名),为平安信托旗下平安创新资本投资的一家企业A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平安的决策流程深恶痛绝。

“他们的法律部无所不能,无所不管。任何事要报投后管理部门,要法律部签字,这最少要三天。什么破事,哪怕是开会议程、开会通知都要签字。我们企业的正常往来,他们(指平安信托法律部)都要签字。结果就是,我们这么大个公司,只要他们法律部不同意,我们就什么事做不了。”

“为这事,我已经跟平安信托的高管提出抗议了。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绝对不选择平安作为股东。他们的官僚,耽误了我们很多的事情。他们的后台部门干预太多,给企业太多的困扰。其他的投资机构都没这种情况,我们其他股东也不比他们小。”

徐向东觉得,A公司召开董事会通知、董事会讨论议案,也要平安信托法律部签字,这一点平安信托干涉太多,影响到了公司的正常运作。

一家知名律所高级合伙人分析:“董事会议案的确定,这个是公司章程决定。一般来说,召集董事会、主持会议,是董事长的权力;董事长和董事都有权提出议案。PE机构派出董事要提议案,他拿不准,要在PE机构内部讨论,这没问题;但其他董事提的议案,必须经过你投资机构的同意,你不同意,公司就不讨论,这怎么可能?”

这样的流程,是由平安集团整个架构决定的。记者采访了多位平安信托前员工与现员工,获知了平安信托的投资和投后管理流程:

除了平安财智是平安证券的子公司外,平安集团其他直投业务都在平安信托旗下。

平安创新资本是平安信托的全资子公司,它要投资一个企业,首先要过平安信托的投委会、法律部等部门;通过后还要有平安集团的法律部、风控部等部门审批。这是平安集团的业务流程,并不限于投资业务,但投资业务涉及现金流出,往往会审得更严格。

当平安创新资本投资以后,涉及投后服务的决策,比如A公司有董事会决议,需要平安创新资本签字时,这一流程会较投资时简单,主要停留在平安信托的层面,但有一点精神不变:一切都要平安信托的法律部签字。哪怕是平安信托的员工公开发言,也必须由其法律部审过才可以。

平安信托内部,分为前台、中台、后台,相对应的分别是投前、投中和投后:投前团队负责寻找项目,找到项目后和拟投资企业进行条款谈判、尽职调查;投中团队独立于投前团队再做尽职调查,也相当于是审核前台的尽调结果;投后团队则负责投后管理。

从薪水构成来看,投前团队的底薪不高,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年终奖和平安信托承诺项目退出后的奖金;中台的薪水以固定收入为主,奖金所占比重较小。

一位平安信托前员工指出:“投前、投中、投后都是不同的人。这样原本是为了避免道德风险,但投前的人原本对投资企业最了解,但投资后必须交给投后部门的人去管理,后者不了解投资企业的情况,就容易与企业发生摩擦。包括平安信托、平安集团总部的层层审批,都是为了尽可能的避免风险。但多个部门都审,反而造成责任的分散,所有流程都只是走个过场。”

B公司是平安信托投资的另一家公司,几年前,平安信托出资几千万投资了B公司,成为公司的前几大股东之一。

随后,B公司有一项重大的扩张计划,这一计划将有助于B公司扩张到更多省份,但也有一定风险:如果计划推行得不顺利,则有可能拖累当期利润。

当时,B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一心想扩张,其他股东,包括其他机构股东也同意这一计划,平安信托则极力反对。

最终,B公司管理层和平安信托双头进行各自计划:B公司推行并购计划,平安信托则试图转让手中股权,最终,平安信托转让了B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当初投资的金额悉数收回,还保留了极少数的B公司股权。这距当初平安投资B公司,也就过去一年。

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几乎是平安信托PK葛文耀的预演。所不同的是,平安信托在B公司只是小股东,所以B公司创始人可以继续推行计划;而葛文耀试图由家化集团出面收购或参股某手表企业,家化集团是平安信托的全资子公司,平安信托可以直接叫停。

接近B公司高管的人士分析:“平安当初也是想以最快的速度把钱收回去,最好是以最快速度上市,尽快收回。扩张计划实行有很多变数,平安有抵触也正常。后来B公司发展得很好,这证明当初管理层的判断是对的。”他指出,除了此事,B公司对平安信托并无其他意见,平安信托很重视投后管理。

前述平安信托前员工分析,平安信托在做投资时,非常看重本金的安全,比如,2008年,平安集团以9.6亿元全资收购许继集团,当时许继集团持有约四成中原证券的股权,这部分股权值40亿元,平安信托的钱非常安全;平安信托想出售部分家化集团的资产,逻辑也是“先回一部分本”。

B公司:因扩张计划与平安各奔东西

他指出,平安信托的“安全措施”远不止此,比如在跟企业对赌时,要对赌三年业绩,三年中有一年不符合,都要调整股权;再比如,以前平安信托甚至会要求企业在平安集团旗下的银行开户,“这样可以监控企业的资金往来,平安信托的投资就没有风险了。”

他认为,这些“安全措施”看似保障了平安信托本金的安全,却带来另一个负面效应:那些有很多选择的好企业,不愿意接受平安的条款,就可能会拒绝平安信托的投资。

良性案例:云南白药

记者就上述纠纷联系平安信托公关部,公关部人士表示,最近平安信托,尤其是平安信托投后管理部门的人,忙于举办“中国平安第五届私募股权投资(PE)年会”,实在没空回应上述问题。

这一年会于11月30日在昆明举行,平安集团投资的76家企业负责人及高管出席了年会。这一年会由云南白药(000538.SZ)协办。

一直以来,云南白药被平安信托视为合作愉快的典型代表。这次年会上,云南白药董事长王明辉亦力挺平安:“平安以‘务实,创新’的实际举动为白药发展服务,尊重白药的历史、文化和价值取向,成为白药成长的重要伙伴。”

平安信托董事长童恺在年会上介绍:“2012年以来,平安信托协助16家企业从搭建全面预算管理架构开始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平安信托的专业团队深入企业,与企业管理团队进行了超过50次的专业讨论会和行业论坛,邀请企业高管150人次参加具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经过共同的努力,16家企业2012年净利润均明显提升,部分企业的增长超过50%。此外,平安还联手麦肯锡,向25名企业家提供领导力提升训练课程。”

熟悉平安信托的人士指出,平安信托不回应还有其他原因:他们认为,投资一个企业,涉及到双方的磨合,有一定摩擦很正常,他们也与多家投资企业合作得非常愉快;他们觉得如果投资企业对他们有意见,他们会私下与投资企业沟通,而不是在媒体上互相抱怨——这样有可能让双方的关系更为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