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基石资本张维:“倒过来”看企业是否值得投资首页 > 行业新闻

基石资本张维:“倒过来”看企业是否值得投资

2013-01-07 10:16:0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所投已上市及退出项目平均投资回报近10倍,平均内部回报率(IRR)为 49%!任谁看来,这样的投资业绩都是令人垂涎的。骄人的成绩背后,是怎样的投资逻辑?

所募基金GP团队出资超20%,LP团队囊括多位被投企业创始人和高管。管理团队为何有如此强大的自信,又如何获得LP如此高度的信任?

深圳市基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石资本”)是这份成绩单的缔造者,其董事长、执行事务合伙人张维如是讲述自己的投资逻辑:“把焦点倒过来看,必须以‘企业上不了市,还有没有投资价值’来看这个企业的投资价值。”

张维及其基石资本的前身是大鹏创投,核心团队多为前大鹏证券出身。

超高投资回报

根据清科集团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中国活跃PE/VC投资机构的数量为5011家。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的数据显示,在创业板和中小板高成长项目中,同时获得50倍以上与50倍以下30倍以上多个项目账面高回报的创投机构仅包括深创投、永宣创投、达晨创投、江苏高投、基石资本、松禾资本、君联资本、涌金投资等。这意味着,基石资本的超高回报在整个PE/VC行业亦属凤毛麟角之列。

2004年4月,基石资本在宏观经济尚未摆脱阴霾、企业上市前景并不乐观的环境下,以4倍PE的估值参股山河智能,向后者注资3000万元。2006年底,山河智能成功上市,按照解禁日收盘价回报倍数超过50倍。

2001年和2004年,基石资本累计向回天胶业注资2409万元,并获得回天胶业1255.16万股股份。2010年1月8日,回天胶业登陆创业板,发行价36.40元/股,基石资本所持股份市值达到4.56亿元。

基石资本如何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投资回报?

2000年至今,基石资本曾经历了中国股市七次暂停IPO和多次二级市场的反复波动,积累了对资本市场的独特见解。张维介绍:“企业上市是长跑的过程,应以‘企业上不了市,还有没有投资价值’来看这个企业的投资价值。”

与独特的投资逻辑相对应的是多元化的退出方式。在40个被投项目中,基石资本实现了15笔退出,其中的9家通过IPO的方式来实现流通或者退出、另外6家是通过并购、借壳、大股东回购等方式实现退出。陶涛强调,对于基石资本而言,并购和借壳退出并不意味着是亏本退出的方式。“比如像株洲钻石切削刀具,我们退出,除了现金分红以外,还卖了股份,赚了6倍多。”

在2012年11月的“创业投资:产业升级驱动力与战略新抉择高峰论坛”上,张维公开表示:“投资机构要从价值判断向价值创造转变。”风险投资和并购投资都要求投资机构具有价值创造的能力,即能够更多地介入企业的运营。

GP团队出资近20%

在基石资本管理的40亿元资本中,基石团队的出资比例达到15%。而在芜湖领航基石基金等数只基金中,基石资本团队的出资比例则超过了20%。这支团队的成员缘何如此自信,又为何将全部身家压在此?

基石资本的鲜明特点之一,是大多数合伙人都曾做过投资银行。追本溯源,基石资本的的前身大鹏创投成立于2000年,团队成员也主要来自这家证券公司的投行部:董事长张维曾任大鹏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总裁、合伙人王启文曾任大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融资服务公司质量总监室主任,合伙人、董事总经理陈延立曾任大鹏证券管理总部财务总监,林凌曾任大鹏证券上海投资银行副总,陶涛曾任大鹏证券投资银行武汉总部总经理,合伙人、董事总经理韩再武曾任大鹏证券东北总部负责人。

大鹏证券获准筹建于1993年,一度跻身中国前十大证券公司。2005年初,大鹏证券被中国证监会取消证券业务许可并责令关闭。2002年,张维带领投行部门骨干组成了大鹏创投的核心团队,并在其后从大鹏证券分离、引入新的专业人员,成立了基石投资。

从国际惯例来看,基金管理团队出资额占整只基金的1%为行业惯例,但在国内,为强化自身的公司治理,众多PE/VC机构建立了更具中国特色的GP与LP共担利益和风险的机制。基石资本的选择是提高管理团队的出资比例。

这既是激励机制,又是约束机制。“大家都会把自己主要的家庭财产60、70%都配置到基金里去。损失是跟投资人绑定的,你的资产趋紧,就要对这个基金整个盘面要负责任。”陶涛介绍。张维进一步分析:“你管理的不仅仅是客户的钱,也是决策人(即GP)的钱,这种结构会迫使你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否则一个公司如果大部分的资源由于来自于他的创始人,创始人的发言很容易引发一票肯定、一票否决。”

与对GP团队高比例参与出资的同时,基石资本对LP队伍也有较高的要求。“LP需要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多元化的产业背景对我们寻找项目来源、判断项目价值、投资和退出方面非常有帮助。”陶涛表示。

在基石资本管理的40亿元资金中,仅有3亿多元资金的募资来自第三方理财机构及银行渠道,其余36亿元大多都来自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的LP出资人,甚至很多被投企业的创始人和高管都成为了基石资本的LP。